貨幣是用以換取貨物或服務的媒介,具備三個特性,包括︰用作支付的交易媒介、長期具有價值、及被作為計價單位。遠古時代,以物易物,之後貝殼、黃金、白銀都曾被用作貨幣使用。現時由政府或銀行發行的鈔票已成為日常使用的貨幣。
常見的貨幣有美元、歐元、日圓及英鎊等,除歐元外,大部分貨幣都是所屬國家發行,但歐元並非單一國家貨幣,而是歐盟中包括德、法、意等19個國家的貨幣,由歐洲中央銀行負責管理。在香港,港元就是法定的流通貨幣,銀行紙幣由3家發鈔銀行發行,分別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和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而政府除發行硬幣外,亦發行10元塑質鈔票。
過去不少貨幣都和有價商品掛鈎,如政府以黃金作儲備。現時香港實施的聯繫滙率制度,是將港元與美元掛鈎,將港元滙價定於1美元兌7.8港元。發鈔銀行要印發港元,必須按有關滙價向金管局繳交等值的美元,港元貨幣基礎的任何變動亦要與外滙基金所持的美元儲備的相應變動配合,故港元有十足的外滙儲備支持。
各國貨幣幣值不一樣,所以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要有一個兌換的滙率,即貨幣的兌換價格,假設現時港元兌人民幣的滙率為0.8563,即每百港元可兌換85.63元人民幣,2018年10月底在外滙市場港元兌人民幣為0.8895,現時每百港元可兌換的人民幣較去年為少,反映人民幣滙價自2018年10月後有所上升。
而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可以受到不同的因素影響,如經濟因素、通貨膨脹、市場的供求,以至投資及投機行為都會影響貨幣的滙價。
貨幣及金融體系的穩定,對整體經濟、社會民生、就業及日常生活甚為重要。香港於80年代,因前途問題引發信心危機,港元一年貶值約40%,為穩定民心,政府於1983年實施聯繫滙率,以「貨幣發行局」制度運作,金管局向銀行保證港元與美元按7.8的固定滙率,自由及無上限兌換,以穩定港元令市民對港元恢復信心,期後優化有關制度,容許港元略為偏離7.8水平,上下浮動區間為7.75至7.85,確保港元滙率保持在7.75至7.85兌1美元的區間內。
假設情景 | 金管局行動 | 結果 |
市場對港元需求增加,資金流入,港元兌美元滙率轉強至7.75港元兌1美元 | 當港元滙價觸及7.75又無銀行承接,金管局會按當時滙率買入美元,賣出港元 | 金管局賣出港元令銀行體系結餘增加,利率下降,滙率亦相應回落,如回穩至7.76、7.77或7.8水平 |
若資金持續流出港元,港元兌美元滙率轉弱至7.85港元兌1美元 | 市場若無人承接,金管局會買入港元,賣出美元 | 銀行體系結餘收縮,利率上升,滙價回升,如升至7.84、7.83或更強水平 |
「理財仔」的父母從小就教他每日儲蓄,直至今日,他已儲滿兩個大瓶子。「理財仔」媽媽希望為他開立一個儲蓄戶口,並將他辛苦儲起來的零錢存入戶口,以供「理財仔」日後需要之用。「理財仔」看到媽媽按硬幣分類,再點算總值,就建議她到流動收銀車,利用硬幣點算機作點算。硬幣點算機可以一併點算不同面值的流通硬幣,又毋須預先將不同面值的硬幣分開,完成後,可將經點算的硬幣全數換作現金,或將全數或部分用作增值至儲值支付工具。